根据最新发布的**《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》,新加坡在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4位**,较去年的排名下降了四位。然而,新加坡依然是东南亚最幸福的国家。与此同时,台湾超越新加坡,成为亚洲最幸福地区。
在亚洲范围内,进入前50名的还有越南(第46位)和泰国(第49位)。其他主要亚洲国家的排名包括日本(第55位)、菲律宾(第57位)和韩国(第58位)。
北欧国家仍然是全球最幸福地区
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仍由芬兰蝉联,这已是其连续第八年位居榜首。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、冰岛和瑞典,保持了去年的排名。而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依然是阿富汗。整体来看,北欧地区仍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区域。
世界幸福报告:衡量幸福感的六大因素
《世界幸福报告》自2012年起,每年于3月20日国际幸福日发布。报告基于盖洛普(Gallup)世界民意调查的数据,并通过六大核心指标衡量各国民众的幸福感:
- 收入水平(人均国内生产总值)
- 社会支持
- 健康状况(预期寿命)
- 生活自由度
- 慷慨程度
- 政府清廉程度(商业及政府腐败程度的感知)
需要注意的是,排名基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数据(即本次报告采用2022年至2024年的数据)。
新加坡排名下降,但幸福感实际未降低
虽然新加坡排名较去年下降,但幸福感得分实际略微上升。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高级副教授王顺博士指出,新加坡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得分上升得更快,而非本国幸福感下降。此外,排名相近的国家得分差距极小,因此排名的微小波动不宜被过度解读。
善心行为仍高于疫情前水平
报告指出,一个国家的仁慈与善心程度越高,幸福感的分布就越均匀。在冠病疫情期间,全球的善心行为显著增加,例如捐款、志愿服务、帮助陌生人等,因为人们彼此需要更多帮助。虽然这些善行在去年有所减少,但仍比疫情前高出约10%。
新加坡在三项核心善行指标中的排名如下:
- 捐款:第14位
- 志愿服务:第32位
- 帮助陌生人:第35位
此外,报告还研究了拾获遗失钱包后归还的可能性,并设定了三个场景:钱包被邻居、陌生人或警察拾获。在这些方面,新加坡的排名分别为第25、第56和第9位。
“一起吃饭”与幸福感的关系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的报告探讨了与他人一起用餐对幸福感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经常与他人共进晚餐能显著提升个人幸福感,其影响力甚至可与收入水平和失业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媲美。
从全球来看,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人们最常与他人共餐,平均每周9次,而东南亚排名第四,每周约8次。相比之下,南亚地区排名垫底,每周不足4次。
尽管新加坡在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略有下降,但其整体幸福感并未减少,且仍然是东南亚最幸福的国家。报告强调了社会支持、政府清廉、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幸福感的重要性,同时指出,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如善行与共餐,也对幸福感有深远影响。